換條路,就業可能變簡單
一邊是912萬名考生奔赴2013年高考考場,另一邊,是699萬應屆畢業生面臨最難就業季。記者從某大型招聘網站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中獲知,就業地域失衡、微型與民營企業薪酬提升和企業人力趨向更大利益化,是今年應屆生求職將面對的新動向。
地域動向
三線城市少人問津
某大型招聘網站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從整體招聘區域上看,一線城市的就業機會多于二三線城市。雖然職位量較大,但與求職者總數相比,仍顯“僧多粥少”,其職位競爭激烈程度不言而喻。而由于少有人問津,三線城市的職位競爭格外冷清。據悉,應屆畢業生投遞大城市的簡歷和崗位比為62:1,二線城市則達到54:1,而三線城市僅有29:1。
應屆畢業生就職仍想嫁給“高富帥”,小企業則不被待見。數據顯示,規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小企業,其整體職位供給量占到43%,但因不受應屆生青睞,導致競爭比相對不高。20人以下規模企業21人競爭一個崗位,相比于最高73人競爭一個崗位,大企業競爭激烈程度是小企業的3倍多。
薪酬比對
微型企業薪酬高難得青睞
微型企業(20人以下)受到的關注度更低。記者了解到,近年興起的創意策劃公司、微博傳播運營公司、工作室等創業公司團隊,雖以人均薪酬5675元占有優勢,僅次于500-999人規模的大企業,但由于知名度不高,很難引起求職者興趣。盤點今年供給職位量,民營企業整體招聘量較大,但整體競爭比卻最低。受規模、知名度等影響,應屆生對于國企的熱衷程度依舊居高不下。應對招聘難,民營企業不得不提升崗位工資,但盡管薪水相比國企外企已經不低,仍難得大學生青睞。
企業心態
不愿投入成本培養職場菜鳥
應屆生本身心態選擇增加就業難度外,企業在人力取向上的利益化也加劇了這一趨向。同步調查顯示,企業更愿意招募能在工作上獨當一面的“老鳥”,而作為職場“菜鳥”的應屆畢業生,更多企業不愿意投入人力、財力去培養他們,有企業能提供漫長的實習崗位,已屬難得。
“錯位中可能有更多機會。”招聘網站職場顧問建議,二三線城市、中小型企業、跨行業求職都會有發展空間。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