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創業項目正在迎來新一輪投資熱潮,據了解,一些互聯網創業者的項目如猿題庫、多貝、傳課等正展開新一輪融資,融資規模都在幾百萬美金,算上此前滬江網融得2000萬美元融資,在線教育 企業似乎正在迎來繁榮。 不過繁榮歸繁榮,大家有沒有覺得事情其實很奇怪,一方面行業熱炒在線教育概念,動輒就是“撬動萬億產業鏈”;而另一方面,有流量、有用戶的互聯網巨頭卻只圍著在線教育領域外圍打轉,即使涉足,也只是蜻蜓點水而已,具體表現在:
1.阿里只做交易平臺
阿里此前高調推出淘寶同學,據了解,淘寶同學將于8月份上旬展開推廣,屆時淘寶同學將在淘寶首頁獲得焦點圖位置進行推廣。淘寶對外宣稱其首頁有8000萬UV,轉化率能達到10%,從理論上計算淘寶同學能夠獲得800萬UV。
重點推廣的同時,淘寶同學卻堅決不做內容,而是將傳統教育機構作為供應商,自己只在其中起到交易平臺的作用。而對于授課所需要的視頻、語音等工具,淘寶同樣不打算進行開發,據了解,阿里目前正在業內廣泛尋找授課工具提供方,其主要談判資本就是上述的800萬UV。
2.百度為廣告費放棄相關業務
一位業內人士曾對我表示,百度是最適合做在線教育的,原因是百度是個天然的知識檢索平臺,其掌握著教育產品在線上的入口。
為什么會這樣?知情人士表示這是因為百度發現推廣教育產品其實是搶自家飯碗,教育、醫療、機械設備、特許經營和電子產品是百度廣告收入五大來源,而這五大來源則占百度廣告總收入的一半左右。據了解,如今在百度中檢索“中小學教育”相關詞匯,其廣告單次點擊售價已高達100元,一些教育機構想從百度獲取一個用戶,所需成本是千元/人。雖然李彥宏曾宣稱互聯網將顛覆傳統教育行業,但百度不涉足此行業即可大賺特賺,又何必去趟渾水。
3.騰訊投資未成
騰訊在教育方面也有所嘗試,在騰訊網教育頻道和騰訊視頻中,騰訊均上線了相關業務。不過騰訊做在線教育的最初手法其實是投資,自去年末起,業內就廣泛傳言騰訊正在尋求在線教育領域的收購和投資,包括傳課網、決勝網等都在考慮范圍之內,不過這些投資并沒有最終成型。
據了解,這些投資最終沒能成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創業者本身對騰訊投資并不感興趣,傳課網創始人王鋒對搜狐IT表示,當時之所以拒絕騰訊投資,主要是考慮到騰訊公司基因更偏重娛樂,并不能為傳課帶來多少流量。而另一方面,在線教育與騰訊的泛娛樂化戰略不符,很難說騰訊對在線教育市場究竟有多大興趣。
4.找不到方向的網易
在教育領域,網易被認為是“找不到方向”,網易的公開課和有道詞典雖然均擁有大量用戶,但從業者并不認為這兩款產品能有什么作為。從業者認為,網易公開課本身只是視頻服務,距離教育領域最出利潤的考試、授課、培訓等環節太過遙遠;有道詞典則是工具類產品,很難有大的作為,金山詞霸做了這么多年,仍然要靠流量變現,同樣,有道詞典距離真正的在線教育也差了很多。
另外,雖然網易投資了91外教,但據了解此次投資并非丁磊主導,而是由網易旗下投資基金網易資本推動,與徐小平和薛蠻子共同投資,三方此輪投資合計占91外教20%股份。
5.YY,9158流量無法轉化
YY和9158也在嘗試在線教育,特別是YY教育已經成為其向華爾街重點推銷的概念,然而真實情況是YY教育發展狀況并不好,原因是YY用戶以游戲玩家居多,流量很難轉化。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YY本身并不能為YY教育帶來什么用戶,YY教育的用戶都是由借此上課的機構和老師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帶來的。另外,YY上市時曾宣稱YY教育月活躍用戶為600萬,今年3月份卻又在分析師會議上說YY教育月活為300萬,數字詭異變動背后反映出YY教育本身水分很大。
總的來看,互聯網巨頭們雖都在緊盯教育市場,但并不愿耗費時間精力去做相關業務,尤其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巨頭們會立即停止相關業務。晨星投資經理張博表示迄今為止,他還沒有看到過什么靠譜的在線教育商業模式,在沒有看到好的模式前,大公司是不會輕易出手的。而與多位業內人士交流后,大家認為目前互聯網企業做在線教育存在以下困難:
1.推廣成本極高
在線教育領域的流量非常昂貴,據了解,在百度中檢索“中小學教育”、“英語培訓”等關鍵詞,其單次點擊售價高達100元,學大教育獲取用戶單價超過1500元每人。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教育領域的流量價格是與傳統教育公司的盈利水平相掛鉤的,而目前傳統教育則是暴利行業,一些英語、公務員課程賣到七八百元每小時并不罕見,對于這批從業者來說,教育領域的流量價格是可以接受的,而對于互聯網企業特別是在線教育創業者來說,這個流量獲取成本實在過高。
2.商業模型極難建立
不管是平臺、工具還是產品,其商業模式都存在很大問題,具體表現在:
平臺類產品是BAT的天下,而即使是BAT也不能成功轉化其流量,當然百度似乎是舍不得廣告費。
工具類產品,如YY、傳課KK、9158等雖然具備一定價值,但本身并不帶來什么用戶,且容易被替代。
產品,如猿題庫、拓詞、有道詞典等,其商業模式非常有限,未來只能做流量生意。
3.做教育賺錢,而做在線教育并不賺錢
在線教育其實是個苦行業,原因是最出利潤的教材、考試、授課等都是傳統業者的天下,而互聯網企業所做的渠道、產品等是典型的“苦臟累”。
4.與傳統教育巨頭的博弈
傳統教育巨頭進入在線教育行業,這與互聯網企業產生兩方面博弈:一方面,傳統教育企業如新東方在自建網絡平臺,輸出內容,與互聯網企業是競爭關系;另一方面,傳統教育巨頭也會向互聯網企業播撒廣告費、提供內容及帶來大量流量,正是此種矛盾心情讓大互聯網公司很難下定決心做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