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的時代,員工離職另謀他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面對員工的離職,很多企業強調員工對企業的“忠誠”,但一方面,企業不能給員工一個恪守忠誠的條件,另一方面,現在員工更多的忠誠于職業而非企業。其實,適當的離職率對企業的發展和保持活力是有益的,但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因此,離職管理引起了眾多企業的重視。 那么,如何對待離職員工呢?一個有眼光的企業,一定是把離職員工當作一種寶貴的人才資源來經營,并把員工與企業的每一個接觸點當作企業的價值創造點,這就是人才的延續管理,也是一種高明的人才戰略。本期專題,小編就帶您探討如何做好離職管理,讓離職員工成為企業的優質資產。 員工離職未必是壞事,離職員工價值幾何?
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的資深專家馬爾里克博士說:“新草看上去可能更綠一些,但事實往往并非如此。在第一次使用他們時,你也許沒有發現他們真正的價值所在,并作出相應的承諾,但在第二次,你就可以發現金礦。”對于離職員工,如果我們細心研究,就會發現他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關鍵在于重新認識和挖掘他們的“剩余價值”。就經濟價值而言返聘離職員工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和費用,形象價值則指的是他們在樹立企業形象、宣傳企業理念上能發揮積極作用,為企業傳遞寶貴的市場和技術信息發揮了信息價值,管理價值是指離職面談時提出的客觀而中肯的意見和建議促使企業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
從組織找原因,為離職定對策
員工離職的原因很多,有個人方面的原因,比如員工不適應企業的管理風格和文化氛圍、職業倦怠、與上司或同事出現矛盾、工作壓力大、個人或家庭原因,也有組織方面的原因,比如企業薪酬福利缺少競爭力、缺少晉升機制、內部不公平等。而對于人力資源工作者來說,更重要的是從組織的層面尋找造成員工離職的原因,然后針對性地采取解決措施,有效地預防核心員工流失。
“處理”離職員工的四個誤區
離職員工關系管理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收集、管理大量數據,需要IT技術的一些支持,但最重要的還是觀念上的改變。這就需要根據離職員工的特點和個性來展開有效的一對一溝通,這樣才能有效地獲得信息,而不是做簡單的暫時“補板”,或者做一些非常的處理。然而,目前在離職員工事件上,似乎還遠遠沒有做到“管理”的環節,而是一個“處理”,于是產生了“非常處理”的四個誤區。
離職流程管理需重視
一般較為規范公司都規定了一些員工離職的程序。但在離職管理中,必須重視每一個程序,并有一整套方法去應對。其中要注意幾點:一不能為了程序而走程序,須從中得出結論并指導現在的工作;二每一個程序與環節都必須有相應的表格,并作出嚴格的文字記錄;三日常商業秘密管理和業務資料管理需到位;四、規范操作,盡量減少人員流失的損失和規避人事糾紛和法律風險
商業秘密管理需加強
對于企業來說,付出費用和工資讓員工收集到的信息和得到的工作經驗都是公司的財產,更不用說一些核心的商業秘密和核心技術。商業秘密管理要從日常工作中做起,建立嚴格的信息控制制度,加強商業秘密的保密工作,在核心員工離職時實行脫秘期和競業禁止管理,當然,也要考慮給予適當補償。
讓離職員工留下完美的“尾流”
坐在航行輪船的船尾甲板上,可以看到輪船前行時形成的尾流,根據尾流就能判斷出輪船的運行情況。對人而言道理也是一樣,當員工在公司服務的時候,他也會留下一條“尾流”,當員工離職的時候,這個“尾流”也會停留一段時間。觀察“尾流”的狀況,可以分析組織的航船是否正常運行。企業對離職“尾流”的分析,非常有利于透視企業深層次的管理問題,找到企業改進與變革的突破口。
離職面談:將員工的心永遠留在公司
離職面談是指在員工準備離職或已經離職后即將離開公司時,企業與員工進行的一種面對面的談話聊天方式。其目的在于從離職員工那里獲得相關信息,以便企業改進工作和維系與離職員工的良好關系。離職面談通常由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實施。成功的離職面談可以給企業帶來顯性和隱性的雙重收獲,比如,維系雙方關系,預防不利行為,獲得真實心聲,提升公司形象,放眼未來合作等。
結語
調查顯示,約有七成人力資源經理認為,自己在員工企業服務全周期管理上是“虎頭蛇尾”,即入職管理出色,離職辦理草率。這或許源于這樣的認識:員工離職以后就與公司沒有關系了,何必花時間精力去維護呢?其實,離職員工也是一種財富,最好用人性化的方式,給離職員工留下良好的口碑,將員工當成好朋友看待,這樣能使離職員工重新感受到企業的優越性,他們將可能成為公司最主要的“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