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進入職場的時代使過度強調個性的時代,反而會忽略了所有人必經階段的共性。社會的浮躁,會讓新人更加迷茫了。
我遇到了這么一個年輕人:于浩,男,89年生人,說是90后有點早,80后有點晚。在互聯網行業工作,一年之后裸辭。找我咨詢,希望職業定位。從興趣方向、能力現狀、職業價值回饋等各角度來看,于浩之前在某大公司的工作似乎是個不錯的選項,那么,辭職為哪般?
于浩的理由非常充分:對于項目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滿,總是和領導的思路不一致,感覺也學不到什么東西了。看上去,是不是和很多“被批判”的90后借口相似?
這些理由既是理由,又不是理由,在職場上誰還能總是事事順心呢?自我調整、爭取機會,這些都是職場適應的方式,只不過在今天的職場,個人的自主權越來越大了,不滿意就離開不僅是個性使然,更是被片面的“做自己”理解所寵壞了。
果然,于浩說,我其實特別認同新精英的理念,鼓勵每個人做自己。我的家里人都希望我能讀研究生,也還希望我能考公務員,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我就不想這么做,我就想做自己。畢業后好歹找了一份看上去還不錯的職業,我開始干的也不錯,不過,慢慢地,我感覺自己沒有拿到我想要的價值了,于是,我就在尋找自己的定位,還是希望做自己。
等等,你是怎么看待別人給你的建議以及你的第一份工作的?我感覺到了一種磕磕絆絆、連滾帶爬的跳躍思維,在“做自己”大旗之下,必有隱情。
很多人會扯來“做自己”的大旗給自己的任性和逃避遮羞,但是在做自己之前,你有沒有想過,你會在什么土壤里,用什么方式,憑什么能力,追求什么樣的自己?
似乎什么都不想,又似乎什么都想要,那么于浩究竟想要什么呢?這和職業無關,和擔心有關。
于是,我就和于浩一起分析最近這份工作的情況,是什么原因讓這個專業對口、開頭不錯、自己喜歡的行業變成一個雞肋繼而產生了動搖呢?
這個問題讓于浩思考了很久,他告訴我,工作中實現不了他所期待的有所創新,并且還被項目經理批評,說他工作進度太慢,如此,內煎外烤,于浩才受不了辭職的。
那么,在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上,為什么發展不好呢?是能力問題?
原來,于浩喜歡創新,喜歡琢磨點與眾不同的東西,并且特別希望通過這些創新獲得別人的認可、尊重,甚至是仰視。只是,在工作中,遇到可以嶄露頭角的機會時,他倒退縮一邊,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怕做不好丟人,怕承擔責任。
結果就是,在領導安排工作時,總在退縮,在領導安排完工作后,又在底下做“私活”:同樣一件事,非要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做,希望證明自己。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創新的難度要大很多,而且在相對成熟的標準中在創新出不一樣的方式。于浩就總做這樣的事,干的比別人辛苦,效果比別人差,總挨領導罵。以追求尊重始,以怯懦退縮為,以被批挨罵終。
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邏輯。你似乎有些不夠自信?于浩點點頭,我是自卑。
自卑讓你膽怯,膽怯讓你推脫責任,推脫責任自然得不到尊重。而你卻又苦苦追求尊重,并且希望通過一種更加辛苦費勁的方式獲得尊重。南轅北轍。到了最后,你獲得其實不是尊重,不是成就感,而是安全感。這就是你擰巴的地方。
一個人之所以活得擰巴,是因為總在用一種看上去簡單,實則成本更高的方式爭取一種自己追尋的價值。
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希望在職場大展宏圖,卻因實踐不足,繼續讀了研究生;希望追求真正愛情,卻把自己栓在學歷、金錢上,從不談戀愛,名曰準備好了等待真愛;希望生活的自由,卻給自由加上讓自己更不自由的標準,買房子,買車子,讓孩子受更貴的教育;希望獲得尊重和認可,卻不按照規則做事,想通過自己憋大招,一鳴驚人。這些看上去“有道理”背后,都是毫無道理的邏輯。擰巴的邏輯是:開頭很難。
確實開頭很難,不管是與眾不同,還是貌似另類,都更容易受到“批判”:有書不讀是傻瓜,自己沒準備好不配有愛情,沒錢哪來的自由,做砸了很丟人。就是這樣的批判讓人在糾結中選擇了“泯然眾人”,而這些批判甚至只存在于人們自己的內心。
擰巴的結果,就是憤怒。
因為擰巴獲得不了自己想要的價值:書越讀越多,實踐越讀越少;看上去越來越光鮮,因為真實感情接觸的異性越來越少;物質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少;不諳職場的事情越來越多,獲得尊重越來越少。
擰巴讓自己與追求背道而馳,越努力越憤怒。
一個職場新人,以擰巴的方式拿不到自己的價值的時候,很容易失去判斷,再被周圍人的各種想法影響,被90后精神忽悠,就會變成一個斗士了,擺出一副理想主義者姿態,誓為理想奮斗到底:讀書讀成圣斗士,物質財富必須“心安”,稍有不滿就要做自己。只不過,這一次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是一個犧牲品,一些擰巴理念的犧牲品。
于浩終于明白了,甚至打了個激靈:之前我沒做什么成績,而是向領導要尊重,以后我要爭取尊重。
下一步怎么做?于浩非常清楚:繼續在行業內找一家公司,努力爭取機會,并且主動承擔責任,承擔可能的各種后果,在實踐中歷練自己,盡快成長為一個業內專家。
是的,尊重,一定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匹配了別人規則體系的結果。最后,我告訴他:這和做自己并不矛盾,因為獲得尊重,就是希望活出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