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員工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有“同理心”
什么叫“同理心”?說白了,就是“情商”。具體點說:同理心就是,領導交辦一項工作,你要讀懂他的目的、看清他的用意。“好員工”在接受任務時,通常會向領導確認:你想要的是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了解這個以后,就可以站在他的角度,有效的幫他解決問題。
同樣地,在與他人合作時,了解對方的需求和心理,潛移默化的說服對方,雙方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想用強勢壓服別人,通常不好使。
二、聽話,出活
什么叫“聽話”?有句老話叫“干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誰是“東”啊?你的直屬領導就是“東”,大部分時候,聽他的話準沒錯兒。
有人說領導能力差,瞎指揮,還不如自己干——既然他能當你領導,肯定有比你強的地方——咱就說水平和能力這事兒,什么叫“有能力”啊?領導用你,你就有能力。不用你,甭管您有再大的能力,都是白費。
什么叫“出活”?就是領導給你的工作,你得按時完成并且匯報總結。如果這個工作要持續較長時間,那么你需要階段性的給領導反饋。
“出活”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超預期”。
三、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地里受罪
“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地里受罪”的道理并不難懂。就是真到受苦的時候就含糊了,有的人會說,我年紀輕輕的為什么不好好享受生活啊?這種想法很普遍,這本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沒什么可說的,一個人想怎么生活都對。
在公司里上班,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誰也不比誰強多少,拼的都是努力和用心的程度。一件工作,你用心想了做了,領導一看就知道,你想糊弄,也是一看就知道,這個沒僥幸。
領導在判斷這個問題的時候,標準很簡單:我想到的,你都沒想到,肯定沒用心;我想到的,你想到了一部分,用心不夠;我沒想到的,你想到了,這是用心了——這就是“超預期”。如果你每次都能給你的老板一個超預期的結果,那你無疑就是一個好員工。
四、能忍多大事兒,就能成多大事兒
講一個笑話:在電梯里,領導放了個屁,回頭問秘書,誰放的?秘書忙答道:“不是我!”領導不說話,這事兒過去了。不久,秘書被調離,領導在談起調離原因時說道:“屁大的委屈都受不了,還能做的了啥?”
在工作上想受到領導的賞識和重用,除了要有過硬的工作能力外,更重要的,要有足夠的涵養(抗壓力或者回血能力)。能受多大委屈,才能成多大事兒,這是一定的。為了考察你的“抗壓力”,領導有時會故意試你,你可一定要經得住考驗。
五、總躲著領導,你就危險了
有心的員工會隨時抽時間和領導溝通、增加私人交流的機會:一起吃飯、一起抽煙、一起上下班、甚至一起打球K歌……通過這樣的機會,你可以了解領導對于你的看法、對于工作的觀點,這些都有益于你調整自己的工作的方式。
有朋友擔心這樣做會引起領導反感,其實完全不會,領導們多是孤獨的,如果他發現有一個員工虛心向他請教、積極分享工作的思考,他是非常高興的。
有朋友說,我不想那么累,我就想混混日子。即便是這樣,你最好也主動和領導溝通、主動匯報。你追著他,你是主動的一方,其實你不累;等到他追你的時候,你就被動了,最終就累死了。
六、幫助別人千萬別吝嗇
馬云曾經說,成功就是成就自己幫助別人。這話沒錯。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你發現你的工作不用任何人協助就能自己獨立完成,那你多半是個打雜的。相反,你的工作需要越多人協作,就越復雜、越高級。
當你正在忙于某項工作時,有同事來向你“求助”,很多時候我們會很直接、甚至粗暴的拒絕,殊不知這樣做正在給你今后的工作種下麻煩的種子。風水輪流轉,在一家公司里,大家的工作互相交叉的幾率很大,說不定你會用上誰,這些人脈關系需要平時去維護。今天你幫助了人家,說不定明天對方就會成為你的救命稻草,這非常可能。
七、目標再目標,量化再量化
沒有目標的,都不叫工作;沒有量化的,都不叫目標。
在接受一項工作時,先問目標是什么;在布置一項工作時,先交代目標是什么。這個不說清楚,都是扯淡。
不想成為蒙著眼睛拉磨的驢?那么除了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外,還得知道你的部門、你的公司的目標,最關鍵的,你需要知道,你的工作在總體目標中處在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如果你發現,你工作的目標和總體目標關系很小、甚至沒有關系,那么你就很容易被拿掉。
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我的義務
領導安排的工作,不能說“我做不了”、“我做不到”。
公司請我們來工作,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就沒有價值。工作推進中遇到困難,無法繼續進行,這是很正常的事兒,我們需要做的是主動尋找答案和辦法,哪怕你的辦法不妥,那么就去問,但無論如何不能對你的領導說,我不會。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員工最關鍵的能力,沒有之一。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特別正常,在這時,我們有一項義務,就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九、盡量不說“不是我,我沒有”
絕大多數人在面對批評的時候,本能反應都是推卸責任,此時的口頭禪就是“不是我”、“沒有我”。很多時候,越成熟的人,就越少用本能反應面對問題,因為他們有更強的自控力。
盡量不說“不是我”、“沒有我”這樣的話,因為這些話毫無作用,領導聽慣了這樣的推卸之詞,絲毫不會為之所動。此時如果能夠主動承擔責任,反而體現了一種擔當。即便真是被冤枉了,當場辯解往往也不是最明智的選擇,可以先保持沉默,私下找機會和領導進行溝通。
十、“言多必失”死得慘
在公司里,少說閑話,不說是非話,不做是非人。
你就相信一點:你說的每句話,你的老板都會知道。好話可能不一定,壞話則是一定的。
還是做個正直的人吧,這樣最簡單,也受益最大。正直人的原則是:批評當面說,贊美背后講。
十一、知道什么時候離開
很多職場人天天叫嚷著要辭職,因為工作很不爽,但其實這類人到哪都會不爽。那么什么時候離開呢?我想,有兩種情況:
1、在這家公司,你已經沒有上升的空間、無法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了;
2、在這家公司,你已學到足夠的知識,可以在新領域或新平臺上一展身手了。
要成為領導賞識的“好員工”,可參照“好員工”標準,改變自己的處事方式,重新塑造自己的職業形象。
|